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字号:   默认

第四百二十八章 刚烈的皇帝(1/1)

第四百二十八章 刚烈的皇帝

杨宏与凌久彤吴伟合力抵挡宁远的攻击,在凌久彤与吴伟缠住毕春的同时,杨宏抓住宁远自大之下显露出来的机会,让宁远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。

就在杨宏三人以为宁远必死之时,一直没有出手的萧桐终于动了。他紧紧凭借手中的一只酒葫芦,就化解了危局,将宁远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。

“你们三个人不要挣扎了。如果老夫出手的话,你们断然没有半点的胜算。宁远,毕春,亏你们也是成名已久的人物,这骄兵必败的道理难道你们还不懂吗?”

救下宁远之后,萧桐抽回酒葫芦,一边喝酒一边向着在场的众人说道。

别看毕春与宁远这么嚣张,但面对萧桐的教训却犹如犯了错的孩子一样。那宁远更是露出惭愧之色,低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。

“杨宏,老夫看在大帅的面子上给你最后一次机会。如果你肯臣服的话,我等绝不会伤害你们的性命,你们还是放弃吧!”

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,萧桐仍然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样。但刚刚短暂的交手,已经让杨宏认识到,无论是李芳还是宁远与毕春,他们三人都不是这个萧桐的对手。

而且从萧桐对待宁远与毕春的态势可以看出来,此人必定是四神将之中的领袖。毕春与宁远更是对其服服帖帖的,不敢有半句怨言。

“你们几人的武艺确实高强,本官与二位兄弟不是你们的对手!不过你应该猜得到,无论如何本官都不会答应你们,成为你们这些建文余孽的走狗!

大丈夫死则死矣休要多言,想要我们的性命也不是那么简单,还要看一看你们到底有什么本事!”

面对萧桐的威胁,杨宏自然不肯屈服。他看了凌久彤与吴伟一眼,从他们的目光中他看到了决然的神色。

有了凌久彤与吴伟的支持,杨宏的心里爆发出一股英雄志气。他与凌久彤吴伟站在一起,决定奋力一战以死相搏!

“既然如此,那就不能怪老朽欺负小辈了!毕春,宁远,大帅的大事不能耽搁,既然杨宏不肯归顺,咱们只能把此子的人头带回给大帅了!”

萧桐、毕春与宁远打定了注意,身上爆发出强大的气势与杀意,对视一眼后向着杨宏三人发起了最后的一击。

与此同时应天府皇城之内,此时的永乐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,手中拿着杨宏让人带来的奏疏,脸上显露出凝重的神色。

一炷香的时间后,永乐皇帝放下杨宏的奏疏,随后看向一直站在殿下的太子。

“太子,这个就是杨宏让人捎来的奏疏,朕已经看过了。你来看一看,看过之后,朕在问你的看法。”

就在近日散朝之后,皇帝就将太子留在了大殿之内,直到此刻,他才对太子说明留下他的用意,原来是让他一同查看杨宏呈报的奏疏。

很快,太子就将奏疏的内容看完了。

与永乐皇帝的沉着冷静不同,太子虽然面色沉着,但他的城府就没有皇帝那么深沉了。

“父皇,奏疏儿臣已经看过了。假如杨大人所言不假的话,那么儿臣建议,迁都大典绝对不能在进行下去。以免让那些逆贼有机可乘!

同时儿臣建议,对于东厂督公林忠,父皇也不能不防。毕竟那守卫顺天府皇城的五千名士兵,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消失的。直到现在林忠都没能拿出一个可信的说法,父皇不得不防!”

听到太子所言,永乐皇帝点了点头回道:“看来你与杨宏的建议是一样的,都是希望朕能够将迁都大典的日子延期进行。

不过太子,朕是天子,正所谓君无戏言,朕早就发下明谕,要在年前完成迁都的事情。如果现在更改的话,岂不是让天下的百姓认为,朕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?”

皇帝所言并无道理,朝令夕改绝不是明君所为。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皇帝要在一个月后迁都,如果无缘无故就延期的话,恐怕会落人口实。

“父皇,其实儿臣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,绝对不会让天下百姓非议的。

父皇,您可以让令钦天监的官员重新测算,另选吉日进行迁都。对外,您可以宣称,因为天时变化,为保大明社稷长治久安,您才不得不延期进行迁都的!

遮掩的话,百姓们就不会非议朝廷,非议父皇了!”

对于皇帝提出的来的问题,太子已经选好了对策。他的想法很简答,只要将迁都的原因加在天时变化,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避免落人口实。

“太子,你这个办法虽好,但却存在一个问题,天下的百姓虽然好安抚,但满朝的臣工可就不是这么好说服的!

你记不记得,在永乐十四年的时候,朕曾就迁都的事情与满朝文武进行过商议。当时有很多大臣反对。

虽然朕以雷霆手段镇压了反对的声音。但是朕清楚的很,这些人只不过是嘴上不说,心里面还是极力反对朕迁都的!

一旦朕改变原定的迁都时期,必然会给这些大臣造成错觉。认为朕在迁都的事情上犹豫不决。到时候这些人若是在联名反对的话,难道朕能把他们都杀头罢官了吗?”

永乐皇帝的一番话,让太子回忆起来那次对于迁都的廷议。上百名官员受到牵连,或是罢官或是贬黜,也是从那次廷议过后,朝中才再无一人敢反对迁都的。

以太子自己为例,长期留守应天监国的太子,从内心是反对迁都的。不过多年生活在汉王的威胁之下,让太子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。

他知道,自己的父亲太强势了。如果他要是带头反对迁都的事情,那么就算他是太子,也必然会受到皇帝的惩罚。

所以,太子的心里也在等。他在等一个机会,逼迫皇帝放弃迁都的想法。在他看来,杨宏寄来的这封奏疏就是千载难逢的契机!

天大地大,天子的安危最大。迁都虽然是永乐皇帝定下来的国策。但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,除了朝中有众多大臣还在私下反对外,就连戍卫皇城的这些士兵,他们的心里也是不想背井离乡的。

所以,在看到杨宏所写的奏疏后,太子的心里自然很欣喜。他名义上劝说皇帝延期,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谋划,想要联合重臣借着这个机会,劝说皇帝放弃迁都的打算。

不过,太子的这一切想法,在永乐皇帝说完这番话后,那双深邃的目光下已经放弃了。

太子身为皇帝的亲儿子,自然是对自己的父亲最为熟悉。永乐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什么,但那洞悉人内心的目光,还有身上的那种的气势已经足以说明,他完全看穿了自己的想法,是在不断试探罢了。

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,太子就算身份在尊贵,那也都是皇帝赐给他的。一旦惹得皇帝的不悦,汉王就是他最好的前车之鉴。

“儿臣糊涂,父皇深谋远虑高瞻远瞩,儿臣万不能及!父皇,既然迁都时期无法改变,但那些贼你又不能不防!

儿臣建议,在迁都大典之前召回杨大人,并且派遣亲军二十二卫亲自驻守顺天府皇城。此外,应立即革去林忠的官职。不能给他可趁之机。如此,儿臣才能放下!”

对于太子的回答,永乐皇帝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目光。太子想法很全面,也是目前以他的阅历可以想到的,最完美的应对之策。

不过,太子毕竟是太子,不是皇帝。虽然太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,但他的阅历与经验,甚至是气魄都是与帝王无法相提并论的。

“好,想的也算周到,回答的也很得体。不枉朕对你多年的教导。

太子,林忠此人绝对不能撤,更不能杀。他跟随朕多年,为人与背景如何,朕是最清楚的!

料想杨宏也是受到奸贼的蒙蔽,所以才会怀疑林忠。不过这个时候,朕是断然不会换掉林忠的!

至于从交趾调回杨宏,这件事情已经来不及了。这一往一返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。等到杨宏归来,朕已经迁都了。而且交趾的乱局,还需要杨宏去处理。调杨宏回京的事情不必再议了!

这样,你马上拿着朕的旨意,从亲军二十二卫中派遣骁骑卫、神武卫、天策卫、羽林卫即可前往顺天进驻皇宫,配合东厂督公林忠戍卫皇宫。其他的,朕自有打算!”

太子也不清楚,皇帝为何会如此信任林忠。在明知道林忠存在巨大变数的情况下,仍然让他镇守顺天皇城。

不过,皇帝的打算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。作为太子的他,只能去遵守。

“儿臣遵旨!”

等到永乐皇帝做出部署后,太子连忙行礼回道。

“太子。明日朕会下一道旨意,命你前往杭州,亲自督导疏通运河。你回去准备一下,明日就出发吧。”

就在太子领旨之后,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,脸上露出慈父的笑容,看向太子说道。

听到皇帝所言,太子的眼睛忽然湿润了。他望着永乐皇帝鲜有的慈祥目光,重重的跪倒在地。

“父皇!儿臣不走!儿臣要陪父皇前往顺天府,共同鉴证迁都大典的进行!父皇,您一定要答应儿臣,不要派儿臣前往杭州!”

先看到这里,把此书加到书签

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
他们都在读: 清宫熹妃传左道旁门东方好莱坞琴音仙路姝色无双八零年代美人书